签约一时爽,落地两行泪。很多品牌在京东找代运营时,只聊“能不能做爆款”,却忽略了目标口径、费用结构、数据归属这些硬问题。结果上线三个月,钱烧了、流量来了,利润却迷路。签约之前,把关键问题问透,才能让合作少走弯路、跑得更稳。
一、目标与口径:先把“赢”定义清楚
1)阶段目标:是破零拉新、类目入围,还是利润爬坡?各阶段KPI分别是什么。
2)指标口径:GMV以到手价还是含券前?退款按拍下退还是支付退?评价、物流、售后分数的达标线。
3)里程碑:30/60/90天要交付哪些具体结果与中期复盘。
二、费用与结算:把钱算在阳光下
1)收费模式:固定服务费、纯佣金或底薪+佣金,分成比例与阶梯规则。
2)费用边界:设计、拍摄、直播、人力是否另计;京东快车、京挑客、展位、直播投放预算的日/周上限。
3)发票与结算:开票类目、结算周期、保证金与违约金触发条件。
三、流量与投放:别只问“能投多少”,更要问“怎么投”
1)投放结构:搜索快车、场景流、京挑客、直播矩阵各自的占比与策略。
2)冷启剧本:新款测图测价的A/B方案与观察窗口。
3)品类打法:引流款、利润款、口碑款如何搭配,活动资源位如何争取与复盘。
四、货品与履约:前端火力再猛,后端掉链也白搭
1)备货模型:安全库存算法、预售与现货的SLA、爆单应急预案。
2)仓配方案:自发或京东物流(JDL)时效承诺、破损包赔与运费险归属。
3)质检标准:AQL抽检、不良分类、返修换新流程。
五、客服与售后:体验分就是转化率
1)客服SLA:高峰期排班、响应时效、转化与客诉KPI。
2)售后边界:退换货判责口径、上门取件/换新时限、差评处理与“问大家”运营。
3)场景话术:尺寸色差、适配安装、三包条款的标准回复库。
六、数据与资产:谁拥有、谁导出、谁复盘
1)账号与资产:店铺主体、广告账户、素材与代码归属;项目结束可否“带走”。
2)数据透明:原始明细是否开放查询与下载,经营看板的更新频率与延迟说明。
3)归因模型:首触/末触/加权及窗口期固定,避免“换口径讲成绩”。
七、合规与风险:把雷提前排掉
1)知识产权:图文视频版权、授权链条存证。
2)平台规则:虚假对比、夸大宣称、价格管控风险预警机制。
3)竞业与保密:同类目是否回避,数据使用边界与泄露责任。
八、协同机制与退出机制:恋爱可以甜,分手要体面
1)项目节奏:周会、月复盘、季度策略会;单点问题的24小时响应机制。
2)变更流程:活动临时加投、价格调整、SKU下架的审批路径。
3)解约条款:未达成KPI的整改与退出流程,素材与数据移交清单。
结语
签约不是赌“感觉”,而是对齐目标、划清边界、用数据说话。把上述问题逐一写进合同与SOP,合作才有底气、增长才有抓手。青岛中商动力电商长期深耕京东代运营,如果你希望在签约前做一次“体检级”的条款梳理与策略评估,我们可以基于你的类目与成本模型,给出可执行的签约清单与落地路径,让每一笔投入都看得见回报。